方腊起义百万人支持,纵横6州52县,为何被众叛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唐朝末年,党项族利用唐王朝临近衰亡,吐蕃、回鹊等族开始衰落的有利时机,开始在陕西北部地区建立地方割据政权。党项族拓拔部首领拓拔思恭,在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
唐朝末年,党项族利用唐王朝临近衰亡,吐蕃、回鹊等族开始衰落的有利时机,开始在陕西北部地区建立地方割据政权。党项族拓拔部首领拓拔思恭,在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,率部参加了镇压起义军的战争,被封为定难军,成为了实际的藩镇。到五代时期,党项族各部由于偏居西北边陲、远离中原内战,休养生息几近百年,经济迅速发展。
从太平兴国七年李继迁起兵反宋到宝义二年年蒙古灭亡西夏的240多年中,西夏先后与北宋、辽朝、金朝、南宋并立,与各个王朝之间时而和平交往,时而军事冲突,呈现出动荡不安的政治格局。
宋为遏制西夏扩张,实现一统,屡次集兵进击,双方展开断续近百年的战争,宋夏之间战火再起。早已做好了战争准备的西夏,首先出击,向宋朝陕西沿边发动了一系列进攻。此后宋夏战争持续了长达7年之久,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三川口、好水川、定川寨三次大战,在战争中,西夏屡战屡胜。
在漫长的宋夏战争中,西北将士经历战事之多,战争经验之丰富,是北宋其它地区将士所不能比拟的。一百多年的战事中,有许多西北将领在战斗中崛起,如北宋的狄青、种家将的种世衡等。这一批在宋夏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领,在北宋后期的西北拓边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,更有一批成为后来的“南宋中兴名将”,成为南宋抗金的主要将领。
宋徽宗崇宁四年,只有十七岁的韩世忠就应募参军,先应募为乡兵,不久调赴前线,参加了银州战役。在银州战役中,他勇猛无比,初露峥嵘,立功后,本应大赏,但统帅童贯无端怀疑压制,所以并未对他大赏,但是他的威名开始震动西部边境。韩世忠的职位,随着其功劳的不断增加而上升。宣和二年十一月,方腊起义爆发后,韩世忠随军被调往东南,前去镇压。
公元十二世纪的最初二十五年,宋徽宗赵估为帝,也是北宋历史上最腐朽的时期。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与残暴统治,使社会走向全面衰败。宋徽宗信奉道教,大造道观,在当时的首都开封和各个较大城市,都添修了许多道观,许多佛教寺庙也被改做道观。徽宗宠信、重用蔡京、童贯等人,他们奸贪残暴,狼狈为奸,亲信党羽遍布朝野,时人称为“六贼”。
“六贼”当政,竭力搜刮民脂民膏,供宋徽宗纵情享乐。宋神宗时期积累的财富被挥霍净尽后,他们又想方设法增设赋税、扩民田、提高盐茶专卖价格,使得民不聊生。蔡京等人为了迎合徽宗对奇花异草、飞禽走兽的喜好,在苏州设应奉局,在杭州设造作局,搜罗各种奇花异石和加工工艺品,并通过运河运至京城开封,每十艘船编为一纲,称“花石纲”。
船不够,就截取商船,运河船只爆满,就取道海上。东南老百姓处境极其悲惨,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阶级矛盾不断激化。当时有民谣唱道“打破筒,泼了菜,便是人间好世界。”于是,宣和二年十月,农民方腊领导的起义在安徽爆发,这是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。
宣和二年十一月,方腊起义军废除了宋徽宗的“宣和”年号,另立“永乐”年号,以十一月为“永乐”元年正月,尊方腊为“圣公”,立方腊的儿子方毫为太子,任命方肥为垂相。起义队伍声势浩大,先占睦州,“劫富室,杀官吏、士人”,全歼东南第五将郭师中所部宋军。起义军随即分兵四路,攻打两浙与江南东路诸州。
方腊亲自率领东路起义军,沿着新安江东进,直取杭州,并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攻占杭州。杭州是南宋王朝的东南重镇,它的得失关系到两浙全局,动摇了宋王朝在东南地区的封建统治,切断了宋王朝的经济命脉。之后起义军继续战斗,横扫江浙,起义军活动范围扩大到北宋三个路,形成了东南大震的局面。
方腊起义爆发后,惊恐不安、丧魂落魄的宋徽宗曾从宣和二年十二月到次年二月,先后七次降诏,妄图以招抚的手段来镇压起义。宣和三年正月初七,宋廷派大宦官童贯为江浙淮南等路宣抚使,率领根据宋金“海上之盟”,商定的北上与金联合灭辽的重兵,南下剿灭方腊起义。
这支军队,由三部分组成,一是守卫京城的禁军,二是定州枪排手,三是秦、晋六路蕃汉精兵,总数达十五万人,兼程南下,镇压方腊起义。宣和三年四月,方腊最后被迫率众退守青溪帮源洞,作最后的战斗,韩世忠在参与了围攻帮源洞的战斗。
文章来源:《经济纵横》 网址: http://www.jjzhbjb.cn/zonghexinwen/2020/0917/3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