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世最后的纵横家, 辩术神鬼莫测, 一张嘴搞死了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伤心楚汉之韩信篇:胯下犬(23) 主笔:江湖闲乐生 汉三年(公元前204年)九月,汉王刘邦派遣郦食其出使齐国,与齐国达成了同盟协议,然而与此同时他并没有下令韩信停止对齐国的
伤心楚汉之韩信篇:胯下犬(23)主笔:江湖闲乐生
汉三年(公元前204年)九月,汉王刘邦派遣郦食其出使齐国,与齐国达成了同盟协议,然而与此同时他并没有下令韩信停止对齐国的用兵,汉王左思右想,还是觉得军事外交双管齐下为好。毕竟齐地方千里,带甲数十万;背山靠海,擅渔盐之利,商业发达,经济实力雄厚;地近楚国后方,战略位置优越;如果不能确保拿下来,实在是心腹之患。
况且,即便齐国降汉,他们内心还是想割据自保的,估计不会给汉军什么实际援助,这对彻底扭转楚汉力量对比又有何助益?
再说了,谁能保证齐国日后不会反水?刘邦平生最不相信的就是一纸合约,当初信誓旦旦的怀王之约,也没见项王遵守过!之后信誓旦旦的鸿沟和议,也没见汉王认真过!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乱世,傻子才会相信白纸黑字呢!血与火打出来的江山才是王道!
当然,这些心思他不能告诉郦食其,也不便告诉韩信,这需要他们自己去领会。
郦食其却没能领会汉王的精神,及时离开齐国这个是非之地赶紧归汉述职,却在齐宫里天天欢歌醉舞的庆祝,庆祝自己已建不世之功,万户侯行将到手,必当名扬天下流芳百世,殊不知他很快就要乐极生悲永垂不朽了!
韩信也被汉王弄糊涂了,他的大军刚开至齐赵边境的平原津(黄河之渡口,在今山东平原县)不久,就收到了郦食其的书信,说他已经搞定了齐国,汉军可以打道回府了,不由大感意外,颇为踟蹰。
现在该怎么办?进军呢不妥,双方已结成盟国了;不进军吧又不甘心,毕竟大军发动如推石下山,势不可挡,半途而废只会自伤。且齐国一向多变,它既不肯安心附楚,又怎会诚心归汉?
但是没办法,事已至此,他也只有暂且停止攻齐,等待汉王下一步指示吧!
正此时,韩信手下一个叫蒯通的谋士站了出来,煽风点火,力劝韩信攻齐。
蒯通,范阳人氏(今河北涞水县南),本来叫蒯彻,后因与汉武帝同名,故史书讳称之为蒯通。当初张耳陈馀等人攻打范阳时,他曾仅凭着一张利嘴搞定三十余座城池。赵国能在秦末时复国成功,蒯通居功至伟。然而就在此时,蒯通却突然在史书上消失了,一个大牛人,从此默默无闻。
原来,蒯通虽有才,却是个偏才,他一生只致力于研究纵横之术,最后还根据毕生所学与实践,写出八十一篇这方面的论文,集结成书,号曰《隽永》,概称其论可适万世,隽永不衰。(《汉书·艺文志》纵横家有《蒯子》五篇,与苏秦张仪齐名。)
但与范增、郦食其等人的纵横术不同,蒯通的纵横术偏重于倾危与阴谋,讲的通俗一点就是唯恐天下不乱,具体实施方法就是将局势搅乱,然后从乱中取胜、由乱中取利。这是一门非常恐怖的学问,玩的儿好无往不利,玩儿的不好万劫不复,总之没有一点儿胆量、没有一点儿在乱局中保持冷静的本领,那是千万不能碰这门学问的。
然而,蒯通却非常醉心于这种刺激无比的学问,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。他先是想用这门学问帮助赵国,赵王歇不用;接着他又想用这门学问帮助项王,结果项王封他做官,却也不用其策,事实上,期待马放南山、过安定日子的项王,对蒯通这种煽风点火、没事找事儿的行为可以说是唯恐避之不及;结果,怀才不遇的蒯通只好虚度岁月,坐看范增、陈平、张良、郦食其这帮人纵横捭阖、建功立业、封侯拜相而无可奈何,而等到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已接近尾声,局势日趋明朗,乱世即将结束,蒯通终于急了,若等到和平年代,他这身本事可就彻底没用了,于是蒯通赶紧抓住最后的机会,搭上了韩信这趟末班车,从而也改变了韩信一生的命运。
蒯通跟韩信说:“将军攻齐在即,如箭在弦上,切不可止。”
韩信道:“公何所见而不可?”
蒯通反问韩信道:“将军受诏击齐,而汉独发间使说下齐国,宁有诏止将军乎?”
韩信摇头道:“无有。”
蒯通道:“既如此,将军何以得行!此实不遵汉王之命也。”
韩信不由一愣,道:“依公所言,莫非汉王之意,乃说齐为虚,攻齐为实么?”
文章来源:《经济纵横》 网址: http://www.jjzhbjb.cn/zonghexinwen/2020/0922/3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