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入秦为相的背后有三个原因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张仪曾经以三寸不烂之舌操纵六国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; 张仪曾经以百变身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功劳,他的一条舌头胜过百万雄师。 有人说,张仪是谋略家:为了秦国开疆扩土等战略
张仪曾经以三寸不烂之舌操纵六国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;
张仪曾经以百变身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功劳,他的一条舌头胜过百万雄师。
有人说,张仪是谋略家:为了秦国开疆扩土等战略目标,搅动天下局势。
有人说:张仪是阴谋家:为了个人荣华富贵,不顾天下苍生,以秦国为基地,骗取了六国大量的优质资源。
用现代经济社会的观点来看,张仪无非是个诈骗犯,而且是战国头号诈骗犯。而张仪能够成功实施骗术,必须要有精美的包装术。“秦国国相”这个身份,就是张仪行骗的最好道具。这个身份还可以把他的诈骗行为合法化,还可以抵挡追究他诈骗行为的人。
张仪的这个身份来之不易。
张仪除了满腹经纶,一身的才华,就剩下了一个字:穷。
穷是张仪的表面现象,能力、本事是张仪的本质。世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寥寥无几,而堂堂楚国的相国也是寥寥无几之外的人。
就因为穷,楚相丢东西了,张仪就得背锅。这种混账逻辑时至今日,依旧装在无数人的脑袋里。
刑讯逼供没有奈何得了张仪,屈打成招式的冤假错案没有在张仪的身上重演。
或许张仪的这个遭遇是因为自己恃才傲物、遭人算计所致。但楚相没有明察秋毫或者选择拿张仪的清誉来收买算计者的人心,也是对张仪才华价值的严重低估。
张仪作为鬼谷子先生的高徒,才华在苏秦之上。好比孙膑的才华在庞涓之上一样。
一山不容二虎,庞涓的做法是让孙膑从这个世界上消失。而苏秦的做法是让张仪到死对头秦国那里。
从历史的角度看,庞涓的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。“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”式的关系频繁地在历史长河中出现,庞涓视而不见。苏秦看见了,还准备完美地避开。
张仪被当成小偷且一顿暴揍之后,心里或许会想找楚相报仇甚至取而代之,但更多地是想“能够衣冠楚楚地混进上流社会,不再被当成小偷。”
只要张仪入秦为相,张仪的梦想就可以和苏秦的梦想有机统一了。一来可以让才华横溢的张仪不在眼前晃悠,免得神经衰弱。二来,即使将来师兄弟刀兵相见,凭着自己对张仪的了解,也可以做到“知己知彼”。
苏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今日流行语“我的梦想就是成就你的梦想”。
被当成小偷,挨一顿打是小刺激。能力远不如自己的同窗混得这么好,还狗眼看人低,这是大刺激。
大刺激才有大梦想。
张仪因为穷,被楚相当成垃圾扔掉了。如果还是穷,一样会大概率被秦王当成垃圾扔掉。
人要到河对岸,需要船老大的协助。优质的产品要卖给消费者,需要物流成本。
同样,张仪一身的本事要卖给秦王,需要用华服和小恩小惠来征服大量的“狗眼看人低”中间人。
苏秦作为过来人,为张仪做了周到的安排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
文章来源:《经济纵横》 网址: http://www.jjzhbjb.cn/zonghexinwen/2020/1022/464.html
上一篇:中山国前世今生:戎狄立国外来户纵横中原200年
下一篇:海底隧道纵横交会贯通前海湾